🍀普門品菩薩之因爾稱為菩薩是要具足自覺和覺他的條件的🍀自覺就是智慧覺他就是慈悲要悲智雙運才能稱為菩薩這位觀世音菩薩約跡門說💧他就是運智以求自利🍀運悲以達利他的菩薩重點約本門說觀世音菩薩是已經證到究竟佛果的🍀正法明如來因為度化眾生的慈悲心切因爾垂跡示現為菩薩將自己所覺悟的無上佛道隨眾生的機緣演說開示種種的佛法以利益無量的眾生名為菩薩🍀
🌍普門🍀普是普遍🍀門是能通的意思🍀此經普遍而能夠通達正是顯示觀世音菩薩利他行門的廣大🍀觀世音菩薩的度化眾生是普遍深入於九法界的因為觀世音菩薩能夠現種種身遊化諸國土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因爾稱呼叫做普門🍀
🌍品🍀品是品類🍀義類相同的聚在一段叫做品🍀這部普門品是將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事跡🍀聚在一處叫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部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內容分為長行和偈頌🍀重點觀世音菩薩🍀冥應🍀顯應度化眾生的事跡🍀
🌍翻譯者簡史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上面把這部普門品的經題🍀和品題🍀都已經解釋好🍀這部經的譯題這部經的翻譯年代和譯者的簡單歷史講說經典為何要分享譯題🍀因為佛陀是印度人結集經典亦是在印度佛陀所說的教法本來都是用印度的語文記載有些是用梵文🍀多數是用恒河下流地方語文🍀巴利文前身後來由精通印度文字和中國文字的大法師們🍀把它譯成中國文字🍀佛法才流傳於中國🍀佛法在中國得以普遍盛行都是這些翻譯經典的法師們所貢獻人類在娑婆世界的地球能夠聽聞見聞了解佛法🍀應該要感念諸譯師對娑婆世界地球的恩惠🍀古來的大德從事翻譯經典自漢朝末期至晚唐為最盛🍀其中最著名的譯師有🍀竺法護🍀羅什🍀菩提流支🍀真諦🍀玄奘🍀不空等多人🍀而這部法華經🍀便是羅什法師翻譯的因爾須要將這位羅什法師的簡史和翻譯這部經的年代等以資感念感恩萬分🍀
🌍姚秦是國號🍀是羅什法師翻譯這部經的時代🍀羅什法師是龜🍀音秋茲國🍀即今新疆省庫車縣一帶的人🍀什師於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到中國來從事翻譯經典及講解佛法的工作那個時候正值中國五胡🍀匈奴🍀鮮卑🍀氐🍀羌🍀羯🍀之亂🍀自周代聚處在中國西北部🍀甘肅的氐族酋長苻洪自稱三秦王🍀佔據枋頭🍀即今之河南省🍀改姓為苻🍀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進而侵佔關中🍀即今函谷關內以西渭水平原🍀在長安建立國都國號叫做秦史家稱為前秦🍀傳到苻堅的時候勢力大為擴張統一了中國北方一帶🍀苻堅貪心不已🍀又想侵略偏安在南方的晉室🍀曾親自帶了八十七萬的大軍🍀向南方出發意圖攻敗晉國晉王孝武帝得到這個消息🍀就派遣將軍謝石🍀謝玄帶領八萬兵馬到淝水🍀即今安徽壽縣境內🍀始而和苻堅大軍隔河對峙🍀繼而渡河攻擊秦兵大敗苻堅狼狽逃返北方受此戰敗的損失前秦的勢力便突然下墜了🍀後來苻堅的司馬姚萇叛離在渭水以北糾合羌族五萬餘眾自立為秦王圍襲苻堅縊殺之於新平佛寺內姚萇為秦王🍀在歷史上稱為姚秦又叫做後秦。這裡所謂姚秦就是指此而言🍀
🌍三藏是律藏🍀經藏🍀論藏🍀三是數目藏是含藏的意思🍀律🍀經🍀論三者🍀各各含藏一切甚深微妙的道理叫做三藏🍀而律💧經💧論💧三者究竟含藏那些道理🍀律是佛涅槃以後🍀佛的弟子把佛陀向弟子們制定的大小乘戒律🍀如比丘律🍀菩薩戒本等誦出結集起來💧集為一類叫做律藏🍀把佛陀一生中所說的大小乘教理如阿含經🍀方等大乘經誦出結集起來集為一類叫做經藏🍀把佛陀和諸弟子的討論教理以及諸大菩薩歷代祖師的論著🍀如智度論🍀起信論🍀唯識論等集為一類🍀叫做🍀論藏💧律」所含的是🍀戒學🍀經所含的是定學🍀論所含的是慧學🍀的道理🍀因為戒🍀定🍀慧是由律💧經💧論💧的教典所詮顯的因雨說🍀律💧經💧論💧三藏是能詮🍀顯的文字🍀戒🍀定🍀慧三學是所詮顯的義理🍀
🌍法師🍀法是佛法🍀師是師範善能演說佛法教導人類做一切人的模範者叫做法師以佛陀的教法為準繩而自修持者亦可叫做法師🍀前者以利他為先是拿佛法來教化人家的🍀利他法師🍀後者以自利為主🍀是以佛法為師的自利法師🍀因爾以法自師🍀或以法師人者🍀都可叫做法師💧博通三藏教法可為人天師範者叫做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是譯主的名字🍀梵語應該叫做🍀鳩摩羅什婆💧或叫做鳩摩羅時婆又叫鳩摩羅耆婆🍀譯為中國話叫做童壽為何叫做童壽🍀童是他父親的名字🍀壽是他母親的名字🍀合取父母的名字💧叫做童壽在西域的風俗兒子取名🍀多以父母之名為本每合取父母之名以稱之鳩摩羅什法師自不例外百論疏說🍀鳩摩羅什者🍀父名鳩摩羅炎🍀母名耆婆🍀耆婆曰壽🍀鳩摩羅炎云童🍀即童壽也合取父母兩稱為兒一名風俗異也🍀古德也有解釋說🍀什師在童年的時候就有年老的德學因爾叫做童壽🍀這是隨著中文字義的解釋雖亦有意義,似不足取💧
🌍什師的祖籍是印度而他卻出生在龜茲國他的祖先好幾代的人都做過印度的宰相他的祖父就是當時的老宰相印度當時的慣例做官都是父子繼承相襲的當他的祖父年紀垂老想要把宰相的官職傳給他的兒子鳩摩羅炎🍀什師的父親的時候🍀鳩摩羅炎覺得做宰相職位🍀是輔佐國王處理全國政事的重職自己的德薄學淺恐不能盡其職責而貽害國家和人民不敢繼承父親的職位🍀向父親說明原委🍀便告辭離鄉東渡蔥嶺跑到龜茲國現在的新疆省庫車縣去參學💧
🌍龜玆國王欽慕他的品德才學用很隆重的禮節迎接他請他為國師龜茲國王有個還沒有出嫁的同胞妹妹名字叫做耆婆年紀已經有二十歲了許多鄰國的公子王孫向他求婚她都不肯答應他們但一看到鳩摩羅炎的一表人才🍀芳心為之傾動一心一意的想要嫁給他龜茲國王白純🍀知道了這椿事後就和鳩摩羅炎商量將耆婆嫁給他不久🍀耆婆就生了什師其後不久🍀什師的母親看破紅塵出了家🍀什師那個時候只有七歲也跟母親出家出家後親近一位法師🍀學習阿毗曇經🍀一日能背誦一千偈🍀一偈三十二字🍀一千偈就是三萬二千字了🍀一天能背誦那麼多經文🍀若不是他有宿世的慧根是做不到的💧什師把阿毗曇經全部背熟了之後他的師傅就教授他經義他也很快的體會到其中的奧義了💧他母子倆出家後住在龜玆國裡因為他的媽媽是王妺💧他是國王的外甥全國的人民都常常拿了很珍貴的物品來供養他們以表示敬意🍀
🌍他們深感常受人民的厚供是有害於道業的於是九歲的什師🍀跟他的母親離開了龜茲國渡過辛頭河🍀即印度河其流域在巴基斯坦境內上游🍀到罽賓國🍀在現今的巴基斯坦北界開始他們乞食自給的生活🍀到了罽賓國遇到一位很有學德名望的槃頭達多法師🍀槃頭達多是罽賓國王的從弟🍀相傳他在幼年🍀據云三歲的時侯就熟諳九部聲譽遠播諸國遠近的學者都來親近他💧什師遇到這位明師便拜他為師親近他學習中阿含與長阿含經🍀達多常常讚什師神俊過人🍀這話傳到罽賓國王知道了🍀國王立即請他進宮🍀並召集很多外道論師和他辯論🍀辯論的結果所有外道論師都被他折伏了這一來什師的聲譽傳遍罽賓國國王更是特別敬仰厚待他🍀
🌍什師十二歲的時候雖然一度跟母親歸返祖國龜玆🍀但全國內都找不到一位比他高明到而可以親近的法師🍀什師為了佛道事業的前途🍀不得不再出國參訪明師🍀於是又跟他母親🍀離開龜茲到月氏音痴國🍀即今阿姆河流域及阿富汗一帶🍀甘肅及青海一帶之月氏乃漢武帝時月氏之本土🍀武帝時已舉族西遁至阿富汗及北印度矣🍀東晉時蔥嶺以東甘青一帶已無月氏國🍀他們在途中遇到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一見什師就很奇異的對什師的母親說🍀你要好好照顧這位沙彌🍀他如果到了三十五歲不破戒的話🍀將來一定大興佛法🍀廣度眾生🍀和優婆�多阿育王之師🍀付法藏第五祖🍀一樣的🍀德風留於萬世💧
🌍什師母子在月氏國住了二年🍀又到沙勒🍀即今新疆西南邊境疏勒🍀有一次什師在寺院看到佛的香案前有一個鐵缽🍀什師看到很好玩就把它拿起來戴在頭上繼而想這麼大的鐵缽我怎麼能夠把它拿起來呢🍀這樣一想便感鐵缽沉重起來了隨即墮落到地上於是他悟到一切法唯心的道理💧什師在沙勒,遇到一位三藏沙門名字叫做喜見🍀喜見三藏覺得什師不是平凡的出家人🍀就奏請國王請什師陞座說轉法輪經🍀什師在沙勒國🍀親近須利耶蘇摩轉學大乘🍀蘇摩教授他阿耨達經🍀中觀🍀百法🍀十二門論等🍀
🌍在沙勒住了一個時期又隨母親到溫宿國🍀即龜茲的北界🍀後來龜茲國王親自到溫宿國迎請他們母子返國💧什師返國後常常廣說諸經聲譽遍播龜玆舉國的人民都很崇仰他🍀什師到二十歲的時候🍀在王宮秉受具足大戒🍀親近卑摩羅叉學習十誦律🍀不久其母離開龜玆到印度去🍀臨走的時候對什師說🍀大乘的教義是很幽奧的🍀唯有你才有辦法把它弘傳於東土🍀但你若到東土去🍀對你自身是不利的這怎麼辦🍀什師回答母親說🍀菩薩的行化是利他而忘己的🍀到了東土如果能夠大化流傳的話雖然身受爐鑊之苦也在所不惜💧他的母親聽他這番話很受感動便留什師於于新寺獨自到印度去了🍀什師在于新寺住了二年廣覽大乘經綸💧什師的小乘師父槃頭達多🍀知道什師已經轉學大乘🍀就遠途迢迢來和什師辯論🍀經過一個月的論答💧什師以大乘的奧義說伏他的小乘師槃頭達多🍀達多便很欽服地拜他為師說🍀你是我的大乘師🍀我是你的小乘師🍀於是千古傳為佳話🍀西域諸國的人💧都很欽服什師的神俊超群每於陞座講經的時侯所有的國王都長跪在法座的傍邊讓什師踐登法座由此可見諸王尊重他的一斑了💧
🌍什師的德望由西域漸漸傳播到中國來很快的傳達到秦王苻堅的耳中了🍀苻堅為著要迎請什師到秦國🍀於建元十八年九月🍀派遣將軍呂光🍀帶七萬的兵馬💧西伐龜茲國🍀呂光攻破了龜茲後🍀把國王白純殺死🍀擁什師隨軍回秦國🍀呂光回到涼洲的時候聽說他的主君苻堅已經被姚萇所害🍀他就駐兵於涼洲建都於姑藏自稱為三河王後來到了姚秦的第二代君主姚興即位🍀於弘始三年🍀約當西元四○一年姚興派兵攻打涼國🍀消滅了呂光的侄子呂隆🍀把什師迎同秦國的長安🍀優待於西明閣並以逍遙園為譯經的道場召集國內博通佛法的僧伽幫助他翻譯佛經🍀親近他的學人多至三千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僧肇🍀僧叡🍀道融🍀道生等四人🍀
🌍什師在翻譯期中後秦國王姚興時常親到譯場🍀參究教理或和法師閒談姚興對於法師的智慧極為拜服他想這樣大智慧的法師如果死了則智慧種子斷絕於是選了十個宮女強迫法師接受要他留下智慧種子法師為維持佛法不得已的接受🍀
🌍什師就離開僧團住了華麗的宮閣可是深證大乘教理解脫自在的什師對於自己寶貴的戒體是不會有瑕疪的🍀什師先後所譯大乘經論中🍀有金剛經🍀法華經🍀梵網經🍀遺教經🍀大智度論🍀十二門論🍀百論🍀中論等🍀小乘經論中有成實論🍀十誦律等🍀共約三百餘卷最後翻譯的是十誦律💧十誦律譯稿初就未及刪改🍀什師就圓寂了🍀時弘始十一年🍀約當西元四○九年💧什師將要入滅以前曾對他的弟子發誓說🍀我所譯的經典如果沒有錯謬的話我死了以後我的舌頭不會因焚身而焦爛🍀後來入滅焚化果然舌頭完整未化🍀這足以證明他所譯的經典🍀
🌍普門🍀普是普遍🍀門是能通的意思🍀此經普遍而能夠通達正是顯示觀世音菩薩利他行門的廣大🍀觀世音菩薩的度化眾生是普遍深入於九法界的因為觀世音菩薩能夠現種種身遊化諸國土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因爾稱呼叫做普門🍀
🌍品🍀品是品類🍀義類相同的聚在一段叫做品🍀這部普門品是將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事跡🍀聚在一處叫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部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內容分為長行和偈頌🍀重點觀世音菩薩🍀冥應🍀顯應度化眾生的事跡🍀
🌍翻譯者簡史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上面把這部普門品的經題🍀和品題🍀都已經解釋好🍀這部經的譯題這部經的翻譯年代和譯者的簡單歷史講說經典為何要分享譯題🍀因為佛陀是印度人結集經典亦是在印度佛陀所說的教法本來都是用印度的語文記載有些是用梵文🍀多數是用恒河下流地方語文🍀巴利文前身後來由精通印度文字和中國文字的大法師們🍀把它譯成中國文字🍀佛法才流傳於中國🍀佛法在中國得以普遍盛行都是這些翻譯經典的法師們所貢獻人類在娑婆世界的地球能夠聽聞見聞了解佛法🍀應該要感念諸譯師對娑婆世界地球的恩惠🍀古來的大德從事翻譯經典自漢朝末期至晚唐為最盛🍀其中最著名的譯師有🍀竺法護🍀羅什🍀菩提流支🍀真諦🍀玄奘🍀不空等多人🍀而這部法華經🍀便是羅什法師翻譯的因爾須要將這位羅什法師的簡史和翻譯這部經的年代等以資感念感恩萬分🍀
🌍姚秦是國號🍀是羅什法師翻譯這部經的時代🍀羅什法師是龜🍀音秋茲國🍀即今新疆省庫車縣一帶的人🍀什師於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到中國來從事翻譯經典及講解佛法的工作那個時候正值中國五胡🍀匈奴🍀鮮卑🍀氐🍀羌🍀羯🍀之亂🍀自周代聚處在中國西北部🍀甘肅的氐族酋長苻洪自稱三秦王🍀佔據枋頭🍀即今之河南省🍀改姓為苻🍀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進而侵佔關中🍀即今函谷關內以西渭水平原🍀在長安建立國都國號叫做秦史家稱為前秦🍀傳到苻堅的時候勢力大為擴張統一了中國北方一帶🍀苻堅貪心不已🍀又想侵略偏安在南方的晉室🍀曾親自帶了八十七萬的大軍🍀向南方出發意圖攻敗晉國晉王孝武帝得到這個消息🍀就派遣將軍謝石🍀謝玄帶領八萬兵馬到淝水🍀即今安徽壽縣境內🍀始而和苻堅大軍隔河對峙🍀繼而渡河攻擊秦兵大敗苻堅狼狽逃返北方受此戰敗的損失前秦的勢力便突然下墜了🍀後來苻堅的司馬姚萇叛離在渭水以北糾合羌族五萬餘眾自立為秦王圍襲苻堅縊殺之於新平佛寺內姚萇為秦王🍀在歷史上稱為姚秦又叫做後秦。這裡所謂姚秦就是指此而言🍀
🌍三藏是律藏🍀經藏🍀論藏🍀三是數目藏是含藏的意思🍀律🍀經🍀論三者🍀各各含藏一切甚深微妙的道理叫做三藏🍀而律💧經💧論💧三者究竟含藏那些道理🍀律是佛涅槃以後🍀佛的弟子把佛陀向弟子們制定的大小乘戒律🍀如比丘律🍀菩薩戒本等誦出結集起來💧集為一類叫做律藏🍀把佛陀一生中所說的大小乘教理如阿含經🍀方等大乘經誦出結集起來集為一類叫做經藏🍀把佛陀和諸弟子的討論教理以及諸大菩薩歷代祖師的論著🍀如智度論🍀起信論🍀唯識論等集為一類🍀叫做🍀論藏💧律」所含的是🍀戒學🍀經所含的是定學🍀論所含的是慧學🍀的道理🍀因為戒🍀定🍀慧是由律💧經💧論💧的教典所詮顯的因雨說🍀律💧經💧論💧三藏是能詮🍀顯的文字🍀戒🍀定🍀慧三學是所詮顯的義理🍀
🌍法師🍀法是佛法🍀師是師範善能演說佛法教導人類做一切人的模範者叫做法師以佛陀的教法為準繩而自修持者亦可叫做法師🍀前者以利他為先是拿佛法來教化人家的🍀利他法師🍀後者以自利為主🍀是以佛法為師的自利法師🍀因爾以法自師🍀或以法師人者🍀都可叫做法師💧博通三藏教法可為人天師範者叫做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是譯主的名字🍀梵語應該叫做🍀鳩摩羅什婆💧或叫做鳩摩羅時婆又叫鳩摩羅耆婆🍀譯為中國話叫做童壽為何叫做童壽🍀童是他父親的名字🍀壽是他母親的名字🍀合取父母的名字💧叫做童壽在西域的風俗兒子取名🍀多以父母之名為本每合取父母之名以稱之鳩摩羅什法師自不例外百論疏說🍀鳩摩羅什者🍀父名鳩摩羅炎🍀母名耆婆🍀耆婆曰壽🍀鳩摩羅炎云童🍀即童壽也合取父母兩稱為兒一名風俗異也🍀古德也有解釋說🍀什師在童年的時候就有年老的德學因爾叫做童壽🍀這是隨著中文字義的解釋雖亦有意義,似不足取💧
🌍什師的祖籍是印度而他卻出生在龜茲國他的祖先好幾代的人都做過印度的宰相他的祖父就是當時的老宰相印度當時的慣例做官都是父子繼承相襲的當他的祖父年紀垂老想要把宰相的官職傳給他的兒子鳩摩羅炎🍀什師的父親的時候🍀鳩摩羅炎覺得做宰相職位🍀是輔佐國王處理全國政事的重職自己的德薄學淺恐不能盡其職責而貽害國家和人民不敢繼承父親的職位🍀向父親說明原委🍀便告辭離鄉東渡蔥嶺跑到龜茲國現在的新疆省庫車縣去參學💧
🌍龜玆國王欽慕他的品德才學用很隆重的禮節迎接他請他為國師龜茲國王有個還沒有出嫁的同胞妹妹名字叫做耆婆年紀已經有二十歲了許多鄰國的公子王孫向他求婚她都不肯答應他們但一看到鳩摩羅炎的一表人才🍀芳心為之傾動一心一意的想要嫁給他龜茲國王白純🍀知道了這椿事後就和鳩摩羅炎商量將耆婆嫁給他不久🍀耆婆就生了什師其後不久🍀什師的母親看破紅塵出了家🍀什師那個時候只有七歲也跟母親出家出家後親近一位法師🍀學習阿毗曇經🍀一日能背誦一千偈🍀一偈三十二字🍀一千偈就是三萬二千字了🍀一天能背誦那麼多經文🍀若不是他有宿世的慧根是做不到的💧什師把阿毗曇經全部背熟了之後他的師傅就教授他經義他也很快的體會到其中的奧義了💧他母子倆出家後住在龜玆國裡因為他的媽媽是王妺💧他是國王的外甥全國的人民都常常拿了很珍貴的物品來供養他們以表示敬意🍀
🌍他們深感常受人民的厚供是有害於道業的於是九歲的什師🍀跟他的母親離開了龜茲國渡過辛頭河🍀即印度河其流域在巴基斯坦境內上游🍀到罽賓國🍀在現今的巴基斯坦北界開始他們乞食自給的生活🍀到了罽賓國遇到一位很有學德名望的槃頭達多法師🍀槃頭達多是罽賓國王的從弟🍀相傳他在幼年🍀據云三歲的時侯就熟諳九部聲譽遠播諸國遠近的學者都來親近他💧什師遇到這位明師便拜他為師親近他學習中阿含與長阿含經🍀達多常常讚什師神俊過人🍀這話傳到罽賓國王知道了🍀國王立即請他進宮🍀並召集很多外道論師和他辯論🍀辯論的結果所有外道論師都被他折伏了這一來什師的聲譽傳遍罽賓國國王更是特別敬仰厚待他🍀
🌍什師十二歲的時候雖然一度跟母親歸返祖國龜玆🍀但全國內都找不到一位比他高明到而可以親近的法師🍀什師為了佛道事業的前途🍀不得不再出國參訪明師🍀於是又跟他母親🍀離開龜茲到月氏音痴國🍀即今阿姆河流域及阿富汗一帶🍀甘肅及青海一帶之月氏乃漢武帝時月氏之本土🍀武帝時已舉族西遁至阿富汗及北印度矣🍀東晉時蔥嶺以東甘青一帶已無月氏國🍀他們在途中遇到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一見什師就很奇異的對什師的母親說🍀你要好好照顧這位沙彌🍀他如果到了三十五歲不破戒的話🍀將來一定大興佛法🍀廣度眾生🍀和優婆�多阿育王之師🍀付法藏第五祖🍀一樣的🍀德風留於萬世💧
🌍什師母子在月氏國住了二年🍀又到沙勒🍀即今新疆西南邊境疏勒🍀有一次什師在寺院看到佛的香案前有一個鐵缽🍀什師看到很好玩就把它拿起來戴在頭上繼而想這麼大的鐵缽我怎麼能夠把它拿起來呢🍀這樣一想便感鐵缽沉重起來了隨即墮落到地上於是他悟到一切法唯心的道理💧什師在沙勒,遇到一位三藏沙門名字叫做喜見🍀喜見三藏覺得什師不是平凡的出家人🍀就奏請國王請什師陞座說轉法輪經🍀什師在沙勒國🍀親近須利耶蘇摩轉學大乘🍀蘇摩教授他阿耨達經🍀中觀🍀百法🍀十二門論等🍀
🌍在沙勒住了一個時期又隨母親到溫宿國🍀即龜茲的北界🍀後來龜茲國王親自到溫宿國迎請他們母子返國💧什師返國後常常廣說諸經聲譽遍播龜玆舉國的人民都很崇仰他🍀什師到二十歲的時候🍀在王宮秉受具足大戒🍀親近卑摩羅叉學習十誦律🍀不久其母離開龜玆到印度去🍀臨走的時候對什師說🍀大乘的教義是很幽奧的🍀唯有你才有辦法把它弘傳於東土🍀但你若到東土去🍀對你自身是不利的這怎麼辦🍀什師回答母親說🍀菩薩的行化是利他而忘己的🍀到了東土如果能夠大化流傳的話雖然身受爐鑊之苦也在所不惜💧他的母親聽他這番話很受感動便留什師於于新寺獨自到印度去了🍀什師在于新寺住了二年廣覽大乘經綸💧什師的小乘師父槃頭達多🍀知道什師已經轉學大乘🍀就遠途迢迢來和什師辯論🍀經過一個月的論答💧什師以大乘的奧義說伏他的小乘師槃頭達多🍀達多便很欽服地拜他為師說🍀你是我的大乘師🍀我是你的小乘師🍀於是千古傳為佳話🍀西域諸國的人💧都很欽服什師的神俊超群每於陞座講經的時侯所有的國王都長跪在法座的傍邊讓什師踐登法座由此可見諸王尊重他的一斑了💧
🌍什師的德望由西域漸漸傳播到中國來很快的傳達到秦王苻堅的耳中了🍀苻堅為著要迎請什師到秦國🍀於建元十八年九月🍀派遣將軍呂光🍀帶七萬的兵馬💧西伐龜茲國🍀呂光攻破了龜茲後🍀把國王白純殺死🍀擁什師隨軍回秦國🍀呂光回到涼洲的時候聽說他的主君苻堅已經被姚萇所害🍀他就駐兵於涼洲建都於姑藏自稱為三河王後來到了姚秦的第二代君主姚興即位🍀於弘始三年🍀約當西元四○一年姚興派兵攻打涼國🍀消滅了呂光的侄子呂隆🍀把什師迎同秦國的長安🍀優待於西明閣並以逍遙園為譯經的道場召集國內博通佛法的僧伽幫助他翻譯佛經🍀親近他的學人多至三千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僧肇🍀僧叡🍀道融🍀道生等四人🍀
🌍什師在翻譯期中後秦國王姚興時常親到譯場🍀參究教理或和法師閒談姚興對於法師的智慧極為拜服他想這樣大智慧的法師如果死了則智慧種子斷絕於是選了十個宮女強迫法師接受要他留下智慧種子法師為維持佛法不得已的接受🍀
🌍什師就離開僧團住了華麗的宮閣可是深證大乘教理解脫自在的什師對於自己寶貴的戒體是不會有瑕疪的🍀什師先後所譯大乘經論中🍀有金剛經🍀法華經🍀梵網經🍀遺教經🍀大智度論🍀十二門論🍀百論🍀中論等🍀小乘經論中有成實論🍀十誦律等🍀共約三百餘卷最後翻譯的是十誦律💧十誦律譯稿初就未及刪改🍀什師就圓寂了🍀時弘始十一年🍀約當西元四○九年💧什師將要入滅以前曾對他的弟子發誓說🍀我所譯的經典如果沒有錯謬的話我死了以後我的舌頭不會因焚身而焦爛🍀後來入滅焚化果然舌頭完整未化🍀這足以證明他所譯的經典🍀
留言
張貼留言